消费迁移带来的毁灭与机会

时间:2025-04-05 07:15:48 转载源:智慧新闻网 作者:梦瑶 点击:288次

摘要:大量的餐饮店痛不欲生,与之对比鲜明的,则是个别极具特色的餐饮店异常火爆!所以,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前进,只不过某些人老了而已。距离疫情结束尚且不足一年,各行各业尚且没有完全恢复,甚至于,某些行业,是永远不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。2011年,全球电脑销量达到峰值3.64亿台后开始逐年下跌,2017至2019年基本稳定在2.6亿台的规模。直到疫情带来远程办公需求暴增,2021年全球电脑销量恢复到3.49亿台。疫情带来的短期刺激效应结束后,2022年全球电脑销量迅速下跌到2.92亿台。智能手机销量则是从2016年达到峰值14.7亿部之后开始逐年下跌。电脑和智能手机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科技比较“新兴”的行业,所以,就连这种“新兴的高科技行业”都从高峰开始滑落,日子越来越不好过,别的行业,还想日日笙歌?怎么可能!“我们公司现在日子不好过,紧巴巴的,之前一百号人,现在只有六十个人。”看着挺可怜,可是跟人家诺基亚比比?诺基亚2010年最高峰有13万员工,而今年的员工总数不到七万,是最高峰时期的将近一半。当然,诺基亚还不是最惨的,更惨的是HTC,直接从行业老大跌落到从市场彻底消失。电脑销量下滑、手机销量下滑、汽车销量下滑,说明全球人民都没钱了么?显然不是。全球经济一直都在增长,或高速或低速。只不过,市场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。经济学入门知识就提过需求层次的问题(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),首先是基本的温饱(生理需求),其次是安全,而后是社交、尊重、自我实现。简而言之,单纯物质化的需求是比较低级的需求,越往上层的需求,越是虚拟的、精神层面的需求。电脑、智能手机、汽车、房产、家电、服装、餐饮,这都是最基本的物质需求。当市场经过过度亢奋之后,适度的下跌是市场的正常回归。人们的消费热点必然会转移到更高端的精神层面的需求,比如影视、文化、旅游、娱乐等行业。这几个行业,其实在疫情之前一直都是高速增长的,被突发的疫情给打断了三年,疫情结束之后恢复之前的高速增长,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现象。其实,即便是在这些传统物质需求的行业里,也会有新兴的若干机会。比如电脑最早只是满足基本的办公需要,后来有了电脑游戏、互联网,从而刺激电脑从办公工具发展成为家庭娱乐工具;手机最早也只是基本的通讯工具,后来智能手机成为个人社交、娱乐工具。它们提供的功能,都从满足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逐渐跃升到精神层面的“社交、尊重、自我实现”。每一次跃升都带来了行业的极大震动,转型不及的企业衰落,抓住机会的新兴企业崛起。即便是最传统的服装行业,最早的需求都是满足保暖功能的便宜货,而后是各种质量的提升、品牌的“虚荣心”,直到后来发展到对舒适、美观的追求。最近两年,古装火爆,则表明大家在服装中融入了“文化”等精神层面的诉求。除了服装,还有餐饮。大量的餐饮店痛不欲生,与之对比鲜明的,则是个别极具特色的餐饮店异常火爆!全国的烤串能有多大区别?为啥偏偏大老远跑去淄博吃烧烤?因为吃的不是“食物”,而是“热闹”。这就是“社交”的需求,这就是精神层面的满足。如果餐饮店依然只是在思考“如何把饭菜做得干净、美味”,那么,活该倒闭!人家湖边林子里,江上游船里,火堆旁草地上,哪怕是一坨热乎的屎都一堆人排队抢,是为了吃么?当然不是!这年头,谁还没下过馆子啊?从烤鸭到咸水鸭,从烤全羊到涮羊肉,从广式点心到满汉全席,还能玩出什么花样?经济繁荣期,温饱这种基本需求是卖不上大价钱的,能够卖上大价钱的就是“玩”,就是“社交、尊重、自我实现”。一个烤鸭,全聚德能做,便宜坊能做,大鸭梨也能做,有啥了不起的?蒙古包里的烤全羊就是比普通门店的贵,羊都是一样的,人家卖的是蒙古包。扩展开来,家电也是一样。传统家电大厂逐年下滑,而新兴的各种奇葩小家电却每隔几年火爆几个。其实消费者心中很大的满足恰恰是“买一个玩一下”,用几次就不再用了。这种需求,从“实物”上分析是不持久的虚假的繁荣,而从“精神”上分析则是持久的永不褪色的热情。市场的变化恰恰如此讨厌,也如此可爱。说它讨厌,正如同大多数从业者抱怨的:不可捉摸。因为底层的物质需求是一致的、持久的,而更高层次的虚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则是个性化的、善变的。说它可爱,恰恰是因为它的个性化和善变,击破了传统厂商“一劳永逸”的霸权地位,从而为更多的后来者提供了新兴的机会。“旧的不去新的不来”,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:旧的统治者不衰落,新的机会就难于展现。行业之间如此,行业内部亦如此。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前进,只不过某些人老了而已。相关分析:《》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